官方二维码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日期:2024-04-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12    评论:0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卫生健康局反映。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15日

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十三五”广东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健康城市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2013〕1号)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穗卫宣传〔2019〕1号)精神,今年我区被列为广州市第二批5个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之一。为了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神,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贯彻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增城落地,全面推动我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等综合措施,建立健康教育促进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多部门健康行动,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环境,建设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营造健康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活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接受市、省和国家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二)具体目标。

1.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创建工作,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财政预算。

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3.制定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4.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5.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建设,鼓励辖区居民广泛参与。

6.全面开展医院、学校、机关、社区(村)、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7.整体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等各项专项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健康素养推广活动,扩大项目覆盖面。

8.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9.多部门联合,深入社区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程度,全面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主要指标。

1.全区居民健康素养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0%)或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成人吸烟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20%)或低于本省平均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2.建设无烟环境。严格实施《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道路、公共场所和公园步道有无烟标识、有健康提示,环境卫生无垃圾堆放、无烟头。

3.制定健康社区(村)建设工作计划,全区20%的社区(村)符合健康社区(村)建设标准。

4.制定健康促进医院、无烟卫生健康单位建设方案,全区4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5.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方案,全区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6.制定健康促进机关建设方案,全区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7.制定健康促进企业建设方案,全区20%的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8.建设至少1个健康主题公园、至少1条健康步道。

9.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

10.有完善的覆盖全区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社区(村)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和相应设备、场所、工作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基层实际的、可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时间安排

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创建工作完成后,健康促进区工作转为常年连续工作。

第一阶段:政府承诺、工作启动(2019年11月)。

区政府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提交申报创建资料,制定《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召开全区健康促进区工作动员大会,向社会公开承诺创建工作,启动基线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达标(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

对我区人口健康现状、需求及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制定与我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各成员单位制定健康促进公共政策、落实创建工作方案、创建支持性环境、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对各创建单位进行创建督导、效果评估及验收;迎接省、市专家组的督导与检查。

第三阶段: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

各单位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健康促进区标准;各单位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整理资料,迎接上级验收。

四、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1.开展社区(村)诊断和需求评估。了解辖区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开发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基本情况。

2.确定优先领域。结合健康促进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健康促进区工作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积极开展干预效果监测,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实施的各项干预措施提出改进意见。

(二)培训和能力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1.开展卫生健康部门培训。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和培训能力。每年至少开展1-2次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

2.开展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培训。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对健康促进工作理念和策略的认识,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每年至少举办2次多部门的培训。

3.开展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政策策略、健康传播方法、需求评估、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培训考核合格率达80%。

(三)开展健康促进行动重点宣传。

1.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组织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总人口的30%,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知晓率达60%。

2.健康增城行。围绕“健康中国行”主题,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提供基本健康教育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服务频次和质量达到国家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率达60%。

4.各类主题活动。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主题日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全国爱牙日等时段内,深入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5.营造社会氛围。在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每年组织2次以上媒体培训或媒体交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体倡导内容包括宣传健康促进区理念,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

(四)建设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

1.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镇街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居民健康的系列政策和相关措施。

2.建立镇街、社区(村)两级健康促进工作小组和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的两级工作网络。

3.组织开展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活动,社区(村)公开承诺并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有具体实施方案。

4.广泛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健康讲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率达60%以上。

5.居民对健康社区(村)创建的知晓率达70%;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促进示范社区(村)建设,20%的社区(村)符合创建标准,20%达标的健康家庭。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2%以上。

7.各类健康活动促进活动有完整的材料支撑(通知、签到、工作记录、现场图片、讲座课件、材料发放记录、各类统计等)并分类规范建档。

(五)建设健康促进学校。

1.成立区教育局、学校两级健康促进工作小组并明确两级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2.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纳入规划,明确学校创建职责,公开承诺并呼吁师生参与健康促进学校建设。

3.辖区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年度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记录、档案资料完整、管理规范。

4.组织学校开展健康促进相关培训、巡讲,提高师生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能力;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手抄报、知识竞赛等两次以上的健康促进实践活动。

5.在2019年50%的中小学校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六)建设健康促进机关。

1.创建单位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倡议动员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建设活动。

2.创建单位有健康促进工作小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有系列健康促进文件、制度、计划总结。

3.各项健康促进活动有记录,档案资料管理规范。

4.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有控烟宣传;单位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5.有固定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每年更换不少于6期。

6.每年4次以上健康讲座和2次以上以健康为主题的戒烟、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有通知、签到、现场图片、工作记录、讲座课件等全部资料。

7.组织各单位对职工吸烟人群、肥胖人群进行统计。

8.开展工间操活动,全面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9.负责组织督导考核健康促进机关各项指标的落实和健康促进机关的材料上报。

10.全区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达到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七)建设健康促进企业。

1.成立职能部门、企业两级健康促进工作小组并明确两级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2.制定配套的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年度有计划总结、活动有记录,各类档案资料规范完整。

3.开展无烟环境建设,有控烟阵地和定期宣传。

4.组织各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培训。

5.组织各企业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年举办2次以上以健康为主题的戒烟、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有通知、签到、现场图片、工作记录、讲座课件等全部资料)。

6.有固定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每年更换不少于6期。

7.负责组织督导、考核各企业对健康促进企业评价指标的落实。

8.全面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降低职工吸烟率,职业防护知识、技能逐步提高。

9.大中型企业20%达到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八)创建无烟环境、建设健康的公共环境。

1.建设无烟环境。全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健康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在我区范围内开展省级无烟单位创建。

2.全区范围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

3.各社区(村)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和设施。美化公共环境,积极建设健康绿道和健康步道。

4.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5.全区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制作和发放慢性病防控相关宣教资料和腰围尺等健康适宜工具。组织开展步行、健身操等大型群众健身活动,在社区建立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并积极开展活动。全区中、小学校在节假日开放体育场所和设施。建立2-3个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活动不少于20分钟。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由区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联席会议组织、领导和协调。第一召集人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二召集人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组织拟定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的措施方案,指导、协调、解决健康促进区工作的重大问题,协调全区健康促进工作目标(指标)的落实和指导,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和推广创建典型经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方案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

(二)经费保障。

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区卫生健康局健康城市项目预算中,纳入区财政预算;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相应的经费,确保健康促进区工作可持续开展。资金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规范管理,专款专用。

(三)政策保障。

将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发布健康促进区相关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

(四)技术保障。

1.成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建立覆盖社区(村)、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工作培训和1次专业培训。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成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全区各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教育网络,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定期对健康促进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加强健康促进专业队伍建设,通过逐级培训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和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健康促进专业人员每半年至少接受1次工作培训和1次专业培训。

六、部门职责

按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各单位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将健康融入本部门工作,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在制定本部门政策时充分考虑政策对健康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及配套实施方案,并报区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开展本部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创建无烟单位;配合开展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工作;配合开展健康促进网络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落实相应的健康场所与环境创建;开展健康素养活动(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见附件)。

七、督导评估及工作动态信息报送

区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按照《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制定督导和考核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健康促进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每季度形成一次工作简报。各单位自项目启动后计起,每两个月上报一次创建工作动态信息。

八、总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切实加强领导,将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巩固和提升我区卫生发展成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我区居民建立健康福祉体系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二)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做好业务指导,共同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建立评估和考核体系。

(三)抓好创建,总结亮点。

认真总结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亮点,形成具有增城特色的健康促进区工作创新模式和经验。同时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全力配合做好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附件: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

附件

增城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一、组织管理

(160分)

1.政府承诺

(1)县(区、市)政府公开承诺,得10分。

10

政府

区政府、区发改金融局、区卫生健康局

(2)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如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等),得10分。

10

2.协调机制

(1)县(区/市)长任组长得10分,分管县(区/市)长任组长得8分。

10

(2)每召开1次领导协调会议得2.5分,两年不超过10分。

10

3.工作网络

(1)查阅机构数量和工作网络人员名单。网络覆盖率100%得10分、达50%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

4.专业机构

(1)有独立建制的健康教育机构得5分、在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有健康教育科得3分、在卫生健康委或疾控中心无健康教育机构但有专人负责得1分。

卫生健康部门

(2)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配置率达到1.75人/10万人口得5分、 达1人/10万得3分、达0.5人/10万得1分。

5.专业网络

(1)查阅机构数量和专业网络人员名单。专业网络覆盖率100%得10分、达50%得5分。

10

(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

6.项目管理

(1)开展基线调查(或社区诊断),得10分。

10

卫生健康部门

(2)完成基线调查报告(或社区诊断报告),当地主要健康问题/优先领域清晰,健康促进资源分析合理,提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明确,得10分。

1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一、组织管理

(160分)

6.项目管理

(3)每开展1次政府牵头、多部门的联合督导和技术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得5分,最高20分。

20

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4)完成健康促进县(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得10分。

10

(5)有各类场所建设过程评估资料,得10分。

10

7.经费保障

(1)健康促进县(区)工作在当地财政立项得10分。

10

财政部门

区财政局

(2)当地立项或配套的专项经费

10

二、健康政策

(160分)

1.宣传普及

(1)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专题讲座或培训班,得10分。

10

政府、各部门、各镇街、卫生健康部门

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局

(2)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各部门、各街道/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讲座或培训班,得10分。

10

(3)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人员参加,得10分。

10

2.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

(1)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得15分。

15

政府、各部门、各镇街、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开发环节有专家委员会或健康领域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参与,得15分。

15

政府、各部门、各镇街、卫生健康部门

区发改金融局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

3.政策制定

(1)每个政府部门政策梳理情况报告得3分,最高20分。

20

(2)政府和相关部门补充、修订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每制定1条政策得5分,最多30分。

30

4.跨部门行动

(1)政府或多部门联合开展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的健康行动,每个行动得5分,最高30分。

30

政府、各部门、各镇街、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

(2)每类创新得5分,最高20分。

2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三、健康场所

(250分)

1.健康社区(村)

(1)有区域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得5分,有区域健康社区(村)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各镇街、卫生健康部门

各镇街

(2)至少整理6个健康社区(村)建设案例,得5分。

(3)有20%达标健康社区和健康村名单得10分,有10%得5分。

10

(4)在试点县(区)提供的达标社区(村)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村)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2.健康家庭

(1)有健康家庭建设工作方案和总结资料得10分。

10

(2)有20%达标的示范健康家庭名单得5分,有10%得3分。

(3)至少整理10户健康家庭案例,得5分。

3.健康促进医院

(1)有区域健康促进医院、无烟卫生健康单位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有4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医院案例,得5分。

(4)在政府提供的达标医疗卫生机构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4.健康促进学校

(1)有区域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教育局

(2)有5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学校案例,得5分。

(4)在政府提供的达标健康促进学校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学校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三、健康场所

(250分)

5.健康促进机关

(1)有区域健康促进机关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政府、区卫生健康局具体落实,各成员单位配合

(2)有50%达标的健康促进机关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机关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机关案例,得5分。

(4)在政府提供的达标健康促进机关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机关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6.健康促进企业

(1)有区域健康促进企业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区应急管理局、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各镇街配合

(2)有20%达标的健康促进企业名单得10分,有5%达标的健康促进企业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1个健康促进企业案例,得5分。

(4)在政府提供的达标健康促进企业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企业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7.公共环境

(1)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有工作计划得5分,有督导报告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建设至少1个健康主题公园得5分。建设至少1条健康步道得5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林业园林局

(3)评估时经过的道路、公共场所和公园步道,有无烟标识、有健康提示、环境卫生无垃圾堆放、无烟头,得10分。

1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四、健康文化

(150分)

1.媒体合作

(1)建设满半年的电视台健康节目、广播电台健康节目、报纸健康栏目,分别得5分,不满半年分别得3分,最高15分。

15

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组织1次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活动(包括媒体培训会、交流会、通气会)得5分,最高15分。

15

2.新媒体健康传播

每设立1个有专人维护、定期更新(至少每周更新一次)的健康类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得20分,最高40分。

40

3.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

每举办1次符合要求的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得5分,最高40分。

40

区卫生健康局

4.健康传播

各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报道健康促进县(区)相关工作进展,每报道一次得2分,最高40分。

40

五、健康环境

(130分)

1.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酌情得分。

10

政府,有关部门

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2.饮用水质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酌情得分。

10

区水务局

3.食品安全

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酌情得分。

10

区市场监管局

4.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城区)≥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 ≥90%。酌情得分。

10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5.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达到95%,县(建成区)达到85%。

10

区水务局

6.厕所

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酌情得分。

10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7.绿地

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酌情得分。

10

区林业园林局

8.住房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酌情得分。

10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9.体育设施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酌情得分。

10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0.社会保障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酌情得分。

10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税务局

11.养老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酌情得分。

10

区民政局

12.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酌情得分。

10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3.文化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酌情得分。

10

区教育局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对象

责任单位

六、健康人群

(150分)

1.健康素养

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0%得50分,达到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低于平均水平30%以内得10分,比平均水平低30%以上不得分。

50

政府,卫生健康和教育部门

区卫生健康局

2.成人吸烟率

比本省平均水平低20%得40分,低于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以内得1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不得分。

40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得30分,25%(含)~32%之间得15分,20%(含)~25%之间得5分,低于20%不得分。

30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4.学生体质健康

9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等级得30分,94%以上的学生达到得20分,92%以上的学生达到得10分,低于92%以上的学生达到得0分。

30

区教育局

合计

1000

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

抄送: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同志及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开发区党政办,区武装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1| vip  |  客户服务  |  合作代理  |  VIP区别  |  VIP案例  |  VIP优势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健身器材网 (c)2008-2019健身器材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营业执照公示 鲁ICP备1401421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