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阳气不到的地方就会生病_今日已更新

   日期:2023-03-08     作者:admin    浏览:66    评论: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刘继洪 □副主任医师 冯惠玲

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历来是中医学术局面的主旋律。近年来,“扶阳派”(通过各种中医治疗手段使人体阳气旺盛)以其显著的疗效和独到的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扶阳派”的核心观点是,一切疾病都是本气(即阳气)致病,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体九窍,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只要阳气旺盛了,病邪就难以找到“下嘴”的地方;只有在阳气薄弱之处,病邪才会乘虚而入。病邪入侵后,只要人体自身本气稍强一点的,即使受邪后也易从阳化热、化实,正压倒邪;而本气较虚的,受邪后则从阴化寒、化虚,病邪占据上风。故人体所患的大多数疾病,只要不是急证、痛证、实证,治疗上扶阳治本总是没错的。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人体小宇宙而言,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阳气不到之处,就好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万物难以生长,自然也就容易患病。阳气的源泉,主要来自父母的先天之本——肾气,以及后天之本——脾胃饮食水谷精气。故凡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失养,皆可使阳气之源匮乏。人体所患的绝大多数疾病,追根溯源,都是阳气上出了问题。阳气虚则是一切阳气病的基础,阳气为病,以气机病、气郁病、气化病这几种表现最常见:

气机病: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以气为动力推动脏腑气化,输布津液,宣畅血脉,消化水谷。所谓气机病,是指气在上述运动中出现了障碍。例如,阳气的升降出入皆以阳气不虚为基础,若五脏阳气通畅,气机周流,升降有序,人即安和;相反,若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好比人体内发生了交通堵塞,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乱了,身体就会出现很多不适。譬如,人们在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后,常会出现腹胀嗳气(打嗝)、恶心欲呕、便秘失眠等症状,这是因为脾胃受损后,脾胃阳虚,影响了其升清降浊功能,导致气机逆乱。胃气本以降为顺,传导糟粕,却逆而上冲,故见嗳气反胃,便秘腹胀;胃不和则卧不安,故见失眠不寐。

气郁病:气机条达,则气血运行通畅;相反,若气机滞而不畅,则百病丛生,发为气郁病。《丹溪心法》说:“气血充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拿比较常见的抑郁症来说,患者可见情绪闷闷不乐、心烦胸闷、心慌气短、疲乏无力等。实质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抑郁症的病机是阳虚为本,肝用不强,以致疏泄条达无力,气机郁滞,堵而不通。临床治疗重在温阳调气、疏肝解郁。

气化病:气者,指阳气;化者,“物生谓之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物极谓之变”。中医所说的气化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气血津液之间的互相转化,如人受气于谷(饮食),五谷之气转化成滋养人体的气血;又如“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出焉”,津液的代谢产物转化为尿液。二是指“阳化气,阴成形”,若阳虚气化不行,水不化津,则易生沉寒痼冷(寒邪久伏于体)等有形之疾,凡一切有形之邪皆阳气不化所致。临床上诸如肿瘤、肌瘤、水肿等多种顽疾,多责之于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失职所致。譬如,女性常见的子宫肌瘤,中医称为“癥瘕”(zhēng jiǎ),辨证多为寒凝胞宫,温煦气化不足,以致气凝血滞,腹有积聚包块,治宜温宫散寒、活血化瘀。

可见,人体的很多病都是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上发生的,阳气旺盛是健康的保证,“万病不治、求治于阳。”▲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阳气不到的地方就会生病_今日已更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首页1| vip  |  客户服务  |  合作代理  |  VIP区别  |  VIP案例  |  VIP优势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健身器材网 (c)2008-2019健身器材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营业执照公示 鲁ICP备1401421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