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身器材产业之后会暴涨吗

   日期:2022-03-07     浏览:1163    评论:0    

逆势上行是必然趋势

下图是2003年非典前后各行业的零售额数据,非典大概开始于2002年11月,在2003年一季度冬春之交扩散开来,于2003年4-5月达到顶峰,三季度后疫情基本结束。也就是说“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主要是集中在2003年的第二季度。

如图所示,体育/娱乐用品与其他各行业零售品消费表现相比,在疫情中虽有短暂下落,但很快便反弹回来,整年都实现了逆势上行。

▲ 数据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

细化到健身器材,在SARS疫情之前,中国健身器材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即使有一定销量,扩大市场依然很艰难。在疫情后的相关统计数据中,85%的消费者希望通过自身锻炼增强免疫力,这种倾向也为大众在心理上制造了极大的健身器材需求。

再分析近两年健身器材业内权威报告,数据显示,全球2018年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112.5亿美元,预计2025年总体将达到148亿美元。健身器材主要市场已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向亚洲转移。中国台湾健身器材产量曾经占有40-50%的全球市场份额,也逐渐转移到大陆。

▲ 数据来源

Market Research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目标倡导下,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今年将达到4.35亿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中,整个社会健身意识都在觉醒,人们对健身器材的需求,在客观上已经比2003年更为偏重和在意。

综合可见,健身器材产业在疫情后的反弹和上行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疫情结束后,

市场模式更为多样、复杂化

此次疫情的健身器材消费,分为亟需消费、恐怖性消费、及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亟需消费来自健身达人,他们根据锻炼身体的需求习惯,购买相应器材;而恐怖性和报复性消费,则完全来自对病毒的恐惧,希望在短期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3年前的SARS,人们也有同样的意识。根据当年统计数据,到2003年5月底,国内600余家体育用品经营单位的销售增长额度超过了20%,比3月份增长了112%,其中健身器材 所占比重很大。

SARS结束后,健身器材市场的蛋糕越切越细分:运动量小又能在户外运动的健身器材销量最高,这种器材特点是,实用性强、功能多,适合社区、家庭分散化运动,如羽毛球拍、跑步机;健身房人气旺起来,公共健身器材很受欢迎;非典使大众更在意空气流通,所以密闭性比较强、例如保龄球类器材销售会受影响。

整体而言,本次疫情结束后,产业发展大趋势,和非典应该是相似的。

另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2003年还是2020年,康复性的保健器材市场很热。非典以后许多电子按摩足盆、电子按摩椅的商品销量都相当好。这类产品专业性上当然比不上普通健身器材,不过它有保健功能,又可当成走亲访友的礼品,满足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需求。

17年后,对该市场最有发言权的是目前的80、90后。他们既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消费电子产品的重度爱好者,疫情促进了线上办公的发展,也促进了头部、肩颈按摩椅,智能穿戴等保健设备的畅销,这也是将来保健器材的发力方向。

此外,非典使得户外健身器材需求增大,人们户外健身的积极性更高,比如打网球羽毛球,或去公共户外健身场所健身,这也是大家结束闷在家的单调生活,回归正常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暂时疫情还没过去,但从百无聊赖的朋友圈来看,待疫情宣布结束的那一天,也是人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天,户外健身器材好时节必然来临。

两个问题的解决程度

决定未来能走多远

健身器材产业在疫情后会不会火爆?这个问题不在疫情,而在产品本身。非典时健身器材行业就存在两个关键问题,限制了行业发展:

  • 一方面,健身器材没有和全民健身有效融合,在激发、引导、促进消费方向上的力度不够、方法也 不 够多、措施明显不足;
  • 另一方面,市民难以承受高昂的价格。以跑步机为例,功能不同价格大概1200-2000元中间,对比17年前的物价水平,价格的确不太便宜。

这两问题在17年后都得到了极大改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增强,目前健身器材在满足产品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强调了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包括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线上健身公司提供各种套餐和计划,帮助用户更有效的使用健身产品。

Keep,就在APP中关联了许多健身器材的购买链接,比如Keep动感单车、手环、跑步机、健走机等等。Keep还针对每种器材不同、设计多项健身计划,并根据疫情的变化制定和健身器材相关的打卡活动,将器材和线上程序巧妙融在一起, 增强用户学习动力。

疫情出现后,各健身器材企业也快速推出线上课程:小乔直播APP为公众免费开放包括跑步、单车、操课、瑜伽等1000+节精品课在内的所有课程;舒华体育通过官方公众号向网民传授科学居家健身方法和日常防护措施;英派斯与青岛体育局、广播电视台合作,录制相关教学栏目……这些知名健身器材品牌正利用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力,为销售开辟多种渠道。

价格上,目前的健身器材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材设计了更适合家庭运动的版本。比如小乔跑步机, 最近推出了999元的迷你爆款;小米、华为也推出更为小巧、便宜的走步机系列,不仅价值平民化,大小也更符合现代城市家庭生活的需求。

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的确能暂时刺激健身器材的销售,可说到底,器材本身的质量、后期的服务水平才决定其寿命和前景。春天总会来,但对于实力雄厚、基本功扎实的企业而言,春天来不来,都可以照样发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身器材产业之后会暴涨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1| vip  |  客户服务  |  合作代理  |  VIP区别  |  VIP案例  |  VIP优势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健身器材网 (c)2008-2019健身器材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营业执照公示 鲁ICP备1401421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