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19:47来源:本站编辑
实时更新:关注以色列-加沙的最新动态
周二,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禁止联合国巴勒斯坦救济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在适用以色列法律的地区开展活动,此举招致广泛批评。
该法案于周一晚些时候通过,将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生效,这是对这个有75年历史的组织的重大打击,该组织为被占领土和中东地区的600万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服务。
人们越来越担心,禁令对该组织在加沙的行动意味着什么。在加沙,该组织在分发援助以应对广泛的人道主义危机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近东救济工程处分发的大部分援助物资都要经过以色列过境点。
“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供应链将会崩溃。如果实施,这些法案可能会使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的运作崩溃,威胁到整个依赖于近东救济工程处平台的联合国人道主义行动的崩溃,”近东救济工程处对外联络主任塔玛拉·阿尔·里法伊说。
“最近几个月的情况表明,联合国,特别是近东救济工程处,是最能确保援助物资运送而不被武装分子抢劫的实体。近东救济工程处也是唯一能够为65万多名儿童重启教育的实体,它的崩溃可能会导致整整一代人的损失。”
联合国机构利用以色列的银行向加沙和被占领的西岸转移资金,这是迄今为止为其几个项目提供资金的最简单方式。新的禁令可能使以色列银行无法继续保持这种关系。这些法律还几乎肯定会导致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东耶路撒冷的西岸外地办事处关闭,该办事处一直是以色列抗议者的目标,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变得越来越暴力。
“这些法案将使近东救济工程处在被占领的西岸的业务瘫痪,近东救济工程处在那里经营着96所学校(47,000名学生),三个职业培训中心,43个保健中心,并向15万多名巴勒斯坦难民提供现金援助和其他援助,”Al Rifai女士说。
这些措施可能会阻止该组织的国际工作人员访问以色列控制的地区。Al Rifai女士补充说,该组织甚至担心其员工可能会被拘留。
能得到最终谴责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这些法律将“给巴勒斯坦难民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并呼吁以色列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除了近东救济工程处,没有其他选择,”古特雷斯补充说。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总干事菲利普·拉扎里尼在法律通过后不久在X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这些法律“增加了巴勒斯坦人的痛苦,无异于集体惩罚”。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表示,以色列准备与国际社会合作,在立法生效前的90天内向加沙提供援助。然而,近东救济工程处前发言人克里斯托弗·冈尼斯告诉《国家报》:“这一决定将把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变成一场人道主义‘末日’。”我慎重地使用这个词,因为我相信我们正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加沙变成一个工业规模的死亡集中营。”
国际社会也发出了谴责。欧盟安全和外交政策负责人Josep Borrell表示,这些法律将“事实上使UNRWA在加沙的重要行动无法进行”。
挪威外交大臣埃斯彭·巴特·艾德说:“没有人能够承担近东救济工程处在满足巴勒斯坦难民对食物、保护、住所、医疗保健和教育的基本需求方面的责任。当其他援助组织被迫离开加沙时,近东救济工程处正在做出巨大努力。”
爱尔兰总理西蒙·哈里斯称此举是“灾难性和可耻的”。
国际慈善机构乐施会表示,这些法案是对加沙“作为巴勒斯坦人自治和宜居的土地”的系统性破坏的一部分。
“以色列轰炸了巴勒斯坦人,使他们死亡、致残、挨饿,现在又剥夺了他们最大的援助生命线。”
英国首相凯尔·斯塔默表示,“只有UNRWA才能以所需的规模和速度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他还强调了这项法律将对西岸产生的影响,称此举将危及该地区“基本医疗和教育服务的提供”。
在法案通过之前,以色列一直受到盟友的压力,要求其不要攻击该组织。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上周六对该法案表示“严重关切”。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周一的媒体吹风会上敦促以色列不要执行这些法案,就在这些法案通过之前。“如果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离开,你会看到平民,包括儿童和婴儿,无法获得他们生存所需的食物、水和药品。我们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
本月早些时候,拜登政府致信以色列政府,称将在30天内改善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状况,否则美国对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将面临风险。
长期以来,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一直受到攻击,它面临着与哈马斯有联系的指控,该机构一再否认这一点。自10月7日以来,针对与巴勒斯坦人合作的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人道主义机构的敌意甚至更多,特别是在加沙。以色列指责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参与了去年10月7日哈马斯领导的袭击,以色列军方说,他们在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中心,包括学校,发现了哈马斯的武器和隧道入口。
近东救济工程处对这些指控作出回应说:“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在加沙冲突期间,发生了双方武装人员违反受国际法保护的近东救济工程处驻地中立性的情况。
“例如,他们进入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建筑物或将其用于军事目的。近东救济工程处有计划地谴责这种侵犯联合国房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