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成化学规划药物在体内的途径

2024-11-03 13:03来源:本站编辑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先锋研究小组(CPR)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可以在体内改变蛋白质的识别身份。这项创新成果发表在10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它使研究人员能够用一种蛋白质靶向小鼠肿瘤,然后将这种蛋白质运送出体外。这意味着抗癌药物可以直接被送到肿瘤中,然后在卸下有效载荷后从体内排出。这项技术也有可能允许多用途药物从一个器官到另一个器官,在每个部位执行单独的作用。

血液中的蛋白质遍布全身,使它们成为针对癌症等疾病进行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为了避免伤害非目标组织,药物需要通过附着在正确的细胞上来造成伤害,这需要一个复杂的分子ID卡。RIKEN CPR的Katsunori Tanaka领导的这项新研究专注于改变白蛋白(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质)表面的识别标记,从而改变它可以附着在小鼠体内的组织。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Tanaka的团队检测了附着在白蛋白上的不同识别标记分子(称为聚糖)的癌症靶向能力。他们发现,识别模式“A”可以与人类结肠癌结合,并被运送到膀胱以尿液排出体外,而识别模式“B”会使白蛋白被肝脏吸收,送到肠道,并从肠道排出体外。

这项新研究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它弄清楚了白蛋白到达体内目的地后如何改变其分子身份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使用了化学点击释放方法。首先,他们将识别模式“A”附着在白蛋白上,创造出白蛋白-1。然后,他们设计了一种交换载波及其合作伙伴。切换者携带识别模式“B”,伴侣与白蛋白-1相连。当白蛋白-1的伴侣在培养皿中遇到切换者时,“点击释放”反应发生了——“B”标识符被点击,许多“a”标识符被释放。这种新的白蛋白被称为白蛋白-2,是识别模式“a”和“B”的混合物。

在小鼠体内的第一次概念验证实验中,他们用荧光蛋白标记白蛋白-1,然后将其注射到有或没有开关的小鼠血液中。正如预测的那样,当注射白蛋白-1时,研究人员观察到肠道中的荧光,类似于注射白蛋白-2后观察到的荧光。没有开关,荧光只在血液、膀胱和尿液中可见。

在证明他们确实可以改变体内白蛋白的表面特性之后,研究小组接下来测试了他们是否可以将白蛋白-1送入肿瘤,然后通过肠道将其移除,模拟药物的输送和移除。他们将白蛋白-1注射到小鼠结肠肿瘤中,在短暂的10分钟延迟后,有或没有开关。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观察到白蛋白附着在肿瘤细胞上。注射转换剂后,白蛋白改变了身份,大部分白蛋白在5小时内从肿瘤转移到肠道。没有这个转换器,白蛋白-1就无法进入肠道。

新技术使用的生物相容性反应使其特别吸引人,新技术可以彻底改变多种疾病的治疗。Tanaka解释说:“我们的策略可以用作药物输送系统,促进药物或医用放射性核素在治疗后从肿瘤中排出,从而防止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或者,一个“巡逻”分子可以用于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就像电影《神奇之旅》中描述的那样。

给这篇文章打分

星星

1 star

2 stars

3 stars

4 stars

5 stars

谢谢你!

提交Yamada et al.(2024)小鼠糖基化蛋白的化学驱动易位。Nat Comm. doi: 10.1038/s41467-024-51342-5

见奇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