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12:23来源:本站编辑
由伦敦大学学院的一名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发现,倭黑猩猩,一种濒临灭绝的类人猿,是我们最近的亲戚之一,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脆弱,揭示了三个不同的种群。
根据由伦敦大学学院、维也纳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这三组倭黑猩猩已经在中非的不同地区分开生活了数万年。
通过基因测试,研究人员证实了先前的证据,表明倭黑猩猩有三个不同的群体,分别起源于倭黑猩猩活动范围的中部、西部和西部偏远地区。通过量化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小组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像关系最密切的黑猩猩亚种一样。
倭黑猩猩,通常被认为是爱好和平的灵长类动物,与黑猩猩一起,是人类的近亲,因为我们的基因组与它们的基因基础只有1%的不同。
倭黑猩猩濒临灭绝,目前大约有2万只野生倭黑猩猩,它们是最未被研究的类人猿,因为它们只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刚果盆地,那里的社会动荡限制了研究活动。
共同第一作者Sojung Han博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西班牙进化生物学研究所)说:“倭黑猩猩是一个迷人的物种,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具有独特的社会行为模式。他们生活在紧密的社会群体中,尽管有一些冲突,但明显是和平和平的。有趣的是,雄性留在它们出生的社会群体中,而雌性则在不同的群体中迁徙,但雌性仍然会形成亲密的联盟,并且比雄性拥有更高的统治力。”
研究小组分析了30只在野外出生但现在被圈养的倭黑猩猩的基因组数据。他们对生活在非洲保护区的20只倭黑猩猩的外染色体组(基因组的蛋白质编码部分)进行了测序,并分析了另外10只倭黑猩猩的全基因组。虽然他们不能确定每只倭黑猩猩起源于刚果盆地的哪个地区,但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数据集与先前发表的136只野生倭黑猩猩的线粒体DNA数据进行了交叉对照,以描绘出一幅更全面的遗传多样性图景。
研究人员估计,中部种群在14.5万年前与其他两个种群分离,西部两个种群在6万年前分离,此后两个种群之间几乎没有混合。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的阿伊达·安德里姆斯教授说:“倭黑猩猩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脆弱,因为它们的种群实际上至少由三个较小的种群组成,其中一些种群在历史上可能是同类灵长类动物中最小的。”
研究人员说,在规划保护工作时,应该进一步研究和考虑倭黑猩猩群体之间的差异,比如栖息地保护、迁移或在个体适应特定环境的情况下可能重新引入倭黑猩猩。
Sojung Han博士说:“与现代人类不同,倭黑猩猩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倭黑猩猩仅限于刚果盆地,但我们的研究表明,群体之间确实存在遗传差异。”这是令人兴奋的,未来研究这些群体之间是否存在任何不同的适应性,将是非常有趣的。”
共同第一作者Cesare de Filippo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说:“这项工作表明,研究濒危物种的基因组如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种群,并最终有助于保护工作。”即使是圈养个体的基因组,有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野生种群。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倭黑猩猩作为濒危物种的脆弱性,并强调了保护它们的环境以确保它们得到保护的必要性。”
这项研究得到了惠康基金会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支持,来自英国、奥地利、德国、西班牙、丹麦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研究。